2023年7月16日,在我国水利史上注定是一个浓墨重彩的日子!
7月16日上午10时许,随着引汉济渭工程黄池沟分水池的进水闸门缓缓开启,一股股源自汉江的清澈水流,在秦岭输水隧洞里经过12个小时的漫长旅程后,通过黑河供水连通洞,进入黑河金盆水库西安供水管线,向西安供水,宣告引汉济渭工程实现先期通水。
这是陕西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联通汉江和渭河,在长江和黄河之间新增了一条重要的联结通道。”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说,“它完全可以和都江堰、郑国渠等造福千秋的水利工程相媲美。”据了解,作为国家南水北调工程重要补充的引汉济渭工程全部竣工后,多年平均调水规模15亿立方米,可满足包括西安、咸阳、渭南、杨凌在内的共21个受水对象的生活及工业用水需求,惠及1411万人,支撑起受水区1.1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人类首次 攻克“世界第一难”工程
据引汉济渭工程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工程隧洞长度共98.3公里,隧洞最大埋深达2012米,从难度上讲,引汉济渭工程首先从底部横穿世界十大主要山脉——秦岭,这是人类首次尝试。
受秦岭地形、地貌等因素限制,隧洞施工中,独头掘进最长达到近20公里,由此带来的通风、运输、排水、供电等问题均为世界级难题。其次,秦岭山区地质构造复杂,要穿越多条大的地质断裂构造带,将面临突发性涌水、涌泥,以及高埋深、高地应力带来的岩爆、高地温等施工难题。同时,在秦岭山区要完成近100公里的隧洞,如何保证高埋深超长隧洞施工测量控制精度、实现精准贯通,也是在建设中面临的一项重大技术难题。
承担岭南TBM项目的世界双500强中铁中隧集团以及TBM设备制造方美国罗宾斯公司代表,均表示该标段地质情况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困难的地质之一。为解决这些难题,省引汉济渭公司曾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周丰峻、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原副总工刘春,以及罗宾斯美国全球现场服务经理、全球刀具经理等20多名国内外隧洞工程知名专家,齐聚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岭南TBM项目部,实地踏勘隧洞施工情况,共同“会诊”TBM掘进施工难题,均认为其综合难度排名世界第一!
总投资191亿元的“引汉济渭”一期工程由98.3公里的秦岭输水隧洞、三河口、黄金峡水利枢纽三大部分组成。黄金峡水利枢纽位于汉江干流黄金峡,是引汉济渭工程的龙头水源工程,也是汉江上游梯级开发规划的第一级,其主要任务是调蓄干流来水,向关中地区供水,兼顾发电。黄金峡水利枢纽设计年供水能力10亿立方米,拦河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总库容2.21亿立方米,总装机13.5万千瓦。同时,还建设了亚洲最高标准的鱼类增殖站、鱼道等生态设施。
5年前刚开始施工的时候,崔超就来到这里,如今已是引汉济渭公司黄金峡分公司工程技术部副部长的崔超激动地说:“截流的时候,我就在现场,心里特别振奋,这是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他说,“目前我们争分夺秒,确保在明年汛前将坝体浇筑到安全度汛高度”。
作为引汉济渭工程的另一个水源,位于佛坪县与宁陕县交界处子午河峡谷段的三河口水利枢纽,多年平均调水量达5.46亿立方米。
秦岭输水隧洞是引汉济渭工程的“大动脉”。要进入隧洞,工人们得先乘半个小时左右的大巴车通过施工支洞;要来到作业断面,又得乘半个多小时的“小火车”完成“地底旅行”。而在作业断面等待他们的,除了湿热和劳累,往往是岩爆等意外风险。
秦岭输水隧洞正是岩爆频发之处,隧洞最大埋深2012米,采用钻爆法和TBM(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法联合施工。据统计,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秦岭输水隧洞共计发生岩爆721次,岩爆长度占比77%。
游金虎28岁时就来到秦岭输水隧洞项目部,在这里一干就是7年,现在是中铁隧道局集团引汉济渭项目部项目经理。“岩爆日均发生2次,差不多平均每掘进2米就遭遇1次。”游金虎说,“隧洞工程还需克服超长距离通风、高耐磨硬岩、高温地热等世界级施工技术难题。”至今,秦岭输水隧洞施工未发生过一般及以上等级安全质量事故,TBM设备利用率长期稳定维持在40%以上,TBM连续掘进20公里创世界工程史纪录。
陕西省水利厅厅长郑维国表示,引汉济渭工程统筹了陕西三大区域,解渴陕北、滋润关中、带动陕南:调蓄丰水期的汉江水发电、供水,带动陕南绿色产业发展;汉江水进入关中后,可有效减少地下水开采,减少对生态水的挤占,大幅提升渭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来自汉江的优质水源,对关中城市群、西安中心城市建设,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保障作用;间接辐射陕北,每年通过渭河给黄河增加6亿到7亿立方米的水,通过水权置换,为陕北争取黄河干流取水指标,为陕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提供用水保障。
守护生态 保障“一江碧水”进西安
洋县作为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引汉济渭工程的重要水源区之一,始终以绿色为底色、生态为前景,加强一江清水的保护力度,保证丰盈干净的汉江水流入关中,供应西安、咸阳等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有效补充黄河水资源,这也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战略。
2013年,引汉济渭工程全面启动。从此,沉默千年的汉江水将要翻越秦岭,改变千年遵循的足迹,也将改写自己的时代命运,奏响时代新歌。
引汉济渭工程洋县段重点项目黄金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汉江干流黄金峡锅滩下游2公里处,拦河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总库容2.21亿立方米。工程异常艰巨,为了使这一枢纽工程如期顺利推进,引汉济渭工程汉中分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环水保制度,制定了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强化工区内日常检查,避免由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确保周边环境不受破坏。在搞好边坡防护的同时注重植被恢复,公司还修建了七级沉淀池,对挖掘流出的废水沉淀后重复利用,防止造成水污染。
与此同时,位于汉江源头的汉中市近年来一直坚定“绿色循环 汉风古韵”高质量发展道路,持续加强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扎实推进碧水保卫战,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优良水体占比达到100%,汉江出境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水环境质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汉中市先后成立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市河长办、市环督办等机构,统筹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定《碧水保卫战工作方案》《“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智慧治水”暨“5+1”治水建设幸福河湖三年行动计划》,市政府每年与各县区、市级有关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碧水保卫战等重点任务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开展县区水质排名,实行流域水污染补偿机制,倒逼各级责任落实;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建立健全巡河管河队伍,市县镇村2573名河湖长动态调整,配备216名河湖警长、42名检察长、1277名护河员、132名义务监督员,形成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共治的河湖监管合力。协同安康市,颁布实施全省首部跨流域地方性法规《汉中市汉江水质保护条例》,进一步强化了法制保障和刚性约束。
在持续抓好水环境治理的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市11个区县城市污水处理厂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沿汉江37个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运,制定实施雨污分流四年计划,污水收集处置能力不断加强;2021年以来,累计完成94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8个行政村污水治理提升工程和29处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制定印发《汉江流域汉中段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对汉江干流及两侧2公里范围内排污口全面排查,完成1039平方公里汉江干流汉中段入河排污口无人机航测卫星遥感及图像解译工作和人工徒步核查;2021年以来争取中央专项资金3.93亿元,实施留坝县北栈河、南郑冷水河等20个流域治理项目,建成投运水环境热点网格监管平台、汉江洪水预报及江河联调智慧系统,不断筑牢水生态保护屏障,全方位立体化确保水质量安全。
移民安置 带动一方群众同致富
位于宁陕县梅子镇的新集镇,是引汉济渭工程三河口水库首期移民安置点。记者在这里看到,一排排徽派风格居民楼错落有致、干净清雅;新建的梅子小学开阔平整、设施齐全。
移民安置是引汉济渭工程的重要配套工程,规划搬迁安置移民总人口10375人,规划建设移民集中安置点20个,其中农村移民集中安置点16个、集镇迁建移民集中安置点4个。
“我们镇从2014年启动搬迁,到2019年全部搬迁完毕,搬迁以前是全县最困难的镇,交通主要靠土路和渡船,搬迁后交通方便,户户有产业、村村有园区。”梅子镇镇长刘琪介绍说:“南昌村2018年引进的‘翠香’猕猴桃今年效益不错,去年在生凤村千亩茶园务工的搬迁群众收入达40万元,安坪村打造的子午梅园观光旅游项目也渐成规模。”
杨正森是新集镇首期搬迁户,因爱好摄影,曾在搬迁之际专门为老宅院拍了一批照片作为留念。现在翻看照片,对比今昔,尤其是看到搬迁那天年迈的母亲从老房子乘车“下山”的照片,他禁不住动情落泪:“老人2016年去世了,总算是让她住了几年新房,享了几天福。”他说,搬迁下来不光有房子住,上学、看病也方便了,最大的变化是大家都有了产业,种天麻、种魔芋、做生意,生活有保障,精神状态好。
据了解,引汉济渭工程移民安置工作启动以来,搬迁安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工程建设带动移民增收致富,搬迁群众整体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记者 胡毅(图文均来自网络侵删)
下一篇:青岛华海环保美国橡胶坝项目发货